登入
注册
关于我们
静心学堂
静心学堂
禅意生活
智慧人生
觉醒之道
学员心声
静心动态
协会动态
导师足迹
加入我们
区域协会
静心书城
ENGLISH
静心学堂
>
觉醒之道
同修课程
同德课程
同修课程
佛法要领
正念之道
学做菩萨
【道次第略论·音视频汇总】
【《道次第》修学地图·思维导图】下载
【《三主要道》修学地图】下载
引导篇
第一课 走上菩提道
第二课 【八步骤三种禅修】上
第三课 【八步骤三种禅修】下
基础篇
【略论】第1课·学习《道次第》的意义
【略论】第2课·归敬颂等
【略论】第3课·作者及殊胜传承
【略论】第4课·本论之殊胜
【略论】第5课·说听轨则
【略论】第6课·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等
【略论】第7课·依六种想
【略论】第8课·说法轨则和共作轨则
【略论】复习课之一
【略论】第9课·所依善知识之相·上
【略论】10课·所依善知识之相·下
【略论】11课·能依弟子之相
【略论】12课·意乐依止之净信为本
【略论】13课·意乐依止之念恩生敬
【略论】14课·加行依止法
【略论】15课·依止的胜利等
【略论】复习课之二
【略论】16课·六加行之前四
【略论】17课·礼敬支、供养支
【略论】18课·忏悔支、随喜支
【略论】19课·请佛住世支、回向支等
【略论】20课·正行和结行
【略论】21课·未修中间
【略论】22课·破斥二种妄见
【略论】复习课之三
【略论】23课·何为暇满人身
【略论】24课·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略论】25课·思惟人身难得
【略论】26课·三士道的建立
【略论】27课·道次第引导之相·上
【略论】28课·道次第引导之相·下
【略论】29课·三士道建立原理
【略论】复习课之四
下士道
【略论】30课·念死无常
【略论】31课·发何种念死心
【略论】32课·修念死之法
【略论】33课·念三恶趣苦
【略论】34课·思惟傍生和饿鬼苦
【略论】复习课之五
【略论】35课·皈依之因等
【略论】36课·佛陀身语之功德
【略论】37课·佛陀意业和事业功德
【略论】38课·法功德和僧功德等
【略论】39课·皈依之各别学处
【略论】40课·皈依共同学处·上
【略论】41课·皈依共同学处·下
【略论】复习课之六
【略论】42课·思惟业果总相
【略论】43课·十不善业·前三支
【略论】44课·十不善业·后七支
【略论】45课·论业果轻重
【略论】46课·十不善业果报差别等
【略论】47课·完美人生的因果差别
【略论】48课·不善业的认知及对治
【略论】49课·四力净修之法等
【略论】复习课之七
中士道
【略论】50课·共中士之发心等
【略论】51课·先说苦谛的密意等
【略论】52课·思惟轮回总苦
【略论】53课·思惟轮回别苦
【略论】54课·烦恼发生之相等
【略论】55课·烦恼生起次第等
【略论】56课·死亡与结生相续之相等
【略论】57课·依何身灭除生死
【略论】58课·修何道而为灭除
【略论】复习课之八
上士道
【略论】59课·菩提心的殊胜
【略论】60课·七因果之大悲为本
【略论】61课·七因果之修平等心
【略论】62课·于有情修悦意相
【略论】63课·正修此心等
【略论】64课·自他相换
【略论】65课·自他相换修习次第等
【略论】66课·受持菩提心仪轨
【略论】67课·如何守护菩提心等
【略论】68课·于他世不离菩提心之因等
【略论】复习课之九
【略论】69课·菩萨行的两大内容等
【略论】70课·方便与慧缺一不可·上
【略论】71课·方便与慧缺一不可·下
【略论】72课·菩萨行的安立
【略论】73课·广说菩萨行之布施
【略论】74·持戒学处
【略论】75课·忍辱学处
【略论】76课·精进学处、静虑学处
【略论】77课·智慧学处、学行四摄以利他
【略论】复习课之十
三主要道
【三主要道颂】第1课
【三主要道颂】第2课
【三主要道颂】第3课
【三主要道颂】第4课
【三主要道颂】第5课
同德课程
入不二门
回归本心
【课程六·入不二门】
之一 《辩中边论》系列讲座·53讲
之二 《唯识三十论》系列讲座·24讲
【课程六·入不二门】
之一 《心经》的禅观·9讲
之二 《金刚经》系列讲座·16讲